|
【“驻村书记”谈驻村】潜心耕耘乡村振兴路——区卫健委驻港口街镇港口村第一书记李广兵发表时间:2024-11-06 08:25 【“驻村书记”谈驻村】潜心耕耘乡村振兴路——区卫健委驻港口街镇港口村第一书记李广兵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区广大驻村干部带着嘱托、带着责任,扎根在乡村振兴的“新战场”,坚守在基层工作的“第一线”,用心用情用力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为集中展示全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干事创业风采和良好精神风貌,柴桑组工推出“‘驻村书记’谈驻村”专栏,讲述在驻村帮扶中的经验成效、收获体会、感人故事,激励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从农村工作到区卫健委,又从区卫健委回到农村,今年已是李广兵担任港口街镇港口村驻村第一书记的第六个年头。六年间,他协助村“两委”不断建强村党组织、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帮助村民解决生活难题,收获了大家的一致赞誉和好评。而对此,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从农村走出去又回到农村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有一分光便要发一分热,在将近退休的年龄,还能为大家做一点贡献,就是我最大的满足。”
“驻村,驻村,首要的是做什么?2018年新任第一书记培训会上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就是第一书记要以高度的责任担当,肩负起建强基层党组织的首要责任。”李广兵说。办好农村的事情,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如何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改进基层干部队伍作风,成为他和驻村队员的第一要务。 自驻村后,李广兵以“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为工作发力点,以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为抓手,他全程参与、全程指导,带领驻村队员和村干部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以及相关文件精神,为重大事项决策提供意见建议,下好党建“先手棋”。为培育好基层干部队伍,李广兵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手把手教方法、传经验,帮助村干部强思想、换思路、转作风,持续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新发展年轻党员2人,推荐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连续3年在全镇综合考评中获得先进单位。 产业振兴的“领头雁”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也是李广兵回村工作的“初心”和实际工作的切入点。草莓种植是港口村的传统支柱产业,已有20年历史,但以前一直是单家独户种植,规模不大、资金不足,制约了产业发展。 为此,李广兵协同港口村支部书记召开党员大会集思广益,确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通过党支部领办、引导,把产业大户、技术能手、村组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草莓党支部,实行统一规划用地、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标准、统一产品标识,做好产前良种提供、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协议销售三项服务,打造草莓品牌“港口望夫山”,推动草莓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目前共种植草莓400余亩,年产量达120余万斤。 在此基础上,李广兵还积极与派驻单位及相关部门对接,争取143万元资金支持港口村农业产业园建设,引进恒川农业、礼涞农业集团等龙头企业,种植桃子、“红美人”果冻橙、西瓜、葡萄等季节性水果,进一步丰富了水果品种,拓宽了致富路子。目前有果冻橙360余亩、锦绣黄桃120余亩、巨峰葡萄100余亩,已经初具规模。2023年,港口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百万元。 群众身边的“主心骨” 自驻村以来,李广兵尤其关注身边人身边事,用心用情解决村民的困难事和烦心事,无论田间地头、厂房村居,还是村口道路、防汛抗旱,无处不留下他的足迹。他曾说,“民生实事,每一件都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很多时候,看驻村工作是否有成效,就是要看为村民办了多少实事。” 为了巩固好脱贫成果,防止发生返贫现象,李广兵和驻村队员认真落实“三线预警”措施,时刻关注低收入、易返贫家庭以及低保户、突发困难户,认真入户核查,详细了解情况,仔细记录,建立台账,随时跟进,实时监测防返贫对象,累计新识别“三类人群”4户、13人,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7条。 为守护好村留守老人健康,李广兵积极借助派出单位区卫健委力量,组织医务人员集中开展“健康服务下乡村 义诊活动暖民心”活动6次,免费健康体检2348人次,发放免费药品4万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医疗专家诊疗,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可感可及,收获了一片称赞。 奋斗是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最有效的磨砺。李广兵义无反顾重返农村,紧盯群众需求,以满腔热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来自柴桑组工)
文章分类:
集团新闻
|